Contents

索维尔:最常见的五大经济谬误

转载


一些观念被人们相信,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可被明证的事实;而另一些观念被人们相信,只是因为人们被这些观念反复的“洗脑”了而已。

最终,洗脑代替了证据,让人们普遍接受了这些“事实”。

当许多广为认知的观念接受事实与逻辑的检验,你会发现有的观念像纸牌屋一样不堪一击;有的观念看似真理,却只是一些思维谬误的产物。

经济政策中的谬误层出不穷,而且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小到住房,大到国际贸易,都是如此。

这些政策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往往要在好几年后才显现,但很少有人会对这些灾难的起因追根朔源。

即便一个政策出台后马上引发不良反应,很多人也不会去追究政策本身的缺陷,政策的倡导者还常常把这些不良后果嫁祸出去。他们甚至会辩解说如果没有他们推行的这套好政策,情况会更糟。(批注:因果反事实真的很难)

即使事实摆在眼前,谬误还是大行其道,其中的缘由各不相同。比如,政客为了避免影响自己的政治生涯,学者为了避免声望受损,扶贫活动的公益领袖为了避免内心的痛苦失落……

没有人乐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https://pic4.zhimg.com/v2-c24d75f78225775ed2caac5276bd4ea7_b.jpg

但在很多情况下,掩盖错误的代价是高昂的。这些代价让人们向现实低头,不管他们多么不愿意或多么痛苦。如果一个学生这次数学考试错了一道题,那下次考试之前他就必须把这道题解对;一家企业不会因为贯彻错误方针而任由企业不断亏损却不纠正。

简而言之,无论是出于实际需求还是理智,我们都有必要对谬误追根究底。

政府出台好的和错的经济政策都会影响无数人的生活,都会直接导致人们生活的更好或更差。这就是经济学研究为什么那么重要,而对谬误的研究不仅是单纯的学术行为。 经济谬误实在太多,无法一一列出。但我们可以概括出五大类常见的经济谬误进行分析:

https://pic2.zhimg.com/v2-e78bfcf3aa053dfe1bd6727f67951fd9_b.jpg

1.零和式谬误

许多经济谬误都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假设上,即交易是零和博弈,一方所得意味着另一方所失。

但是,如果不能让双方获利,交易就不会发生。这样浅显的道理,对于许多政策倡导者来说,不一定真的明白。

比如说,房租管制、最低工资,都是试图通过外部力量增加交易一方获得的收益。但是,当另一方无利可图或利益微薄时,交易就不再发生。

地产商不再建房,房东不再精心修缮房屋,导致更多的人租不到房子;老板不再雇佣新人,或者干脆将工厂搬到国外,导致本国人更多失业。

当你把交易误解成零和博弈,试图通过暴力强制交易一方减少收益,结果只会是交易量的减少。

零和博弈这种思维谬误造成的最坏的结果是:贫穷国家以为外来资本在剥削他们,为了避免被剥削,他们排斥和抵制外来资本。这种观念曾经被全世界广泛接受,造成的结果就是数千万人数代间都深陷贫困的泥沼。

许多国家后来纷纷抛弃了这种谬误,积极的拥抱资本和开展国际贸易。但在抛弃这种谬误之前的岁月里,无数人只能做无谓的牺牲,为一个没有事实根据的假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可见,思维谬误造成的影响是极大的。

2.组合式谬误

逻辑学家所说的“组合式”谬误是指部分正确即整体正确的观念。

一个棒球球迷在观众席上站起来看球场上的比赛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但如果所有球迷都站起来看,那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都看不好。许多经济政策都涉及组合式谬误。比如政治家们为某些特定群体、行业、利益集团代言,他们采取的政策看似造富全社会,其实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的把戏。

例如,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消灭贫民窟,“振兴社区”,大搞拆毁和重建,把贫民窟变成高档住宅和购物中心。人们总认为这些政府支出创造了就业、繁荣了经济,其实,不过是把纳税人的钱转移到了政府那里,导致纳税人无法用这些钱来消费和投资。政府宣称他们用繁荣社区取代了贫民窟,其实,那些贫民只不过是迁徙到了其他地方,去了其他的贫民窟。

https://pic1.zhimg.com/v2-54094cb77055b0b33a28db8a40ad2c0c_b.jpg

3.事后归因式谬误

事后归因式谬误不但最普遍,历史也最悠久。即对于两件相继发生的重大事件,人们会把第一件事当成第二件事的起因。

例如 1929 年股市崩盘之后,紧接着爆发了大萧条。所以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是股票市场的崩溃导致了整个经济的崩溃。然而,1987 年的股市崩盘,却迎来了持续 20 年的经济增长。

再例如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开展过禁用 DDT 的运动。DDT 可以消灭传播疟疾的蚊虫,杀虫效果显著。但是使用 DDT 越多的地方,癌症发病率越高。以至于人们控诉 DDT 引发癌症,但这并非事实。禁止 DDT 让疟疾死灰复燃,夺走了全球上百万人的生命。

事后归因式谬误不仅仅是一个智力问题。人们总想着为好事邀功,把坏事归罪于人,这就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事后归因式谬误了。

https://pic2.zhimg.com/v2-849c3d83a90862963ba1e98072903ff9_b.jpg

4.棋式谬误

在亚当·斯密的笔下,“教条理论家”是指自视甚高,认为“可以像摆弄棋盘上的棋子那样轻松驾驭一个国家”的一类人。这样的理论家仍然普遍存在,而且他们还影响着法律和政策的制定。

人类与棋子不同。他们有自己的喜好、价值观、计划和意愿。所有这些都可能会与“社会实验”的宏伟目标发生冲突。因为人不是棋子,不是任由摆布。

任何试图让人去机械的扮演某个宏伟计划的一部分的尝试都注定会失败,就像历史已经反复证明的那样。

很多教条理论家们并不死心,他们那种“如果一开始没有成功,那就多试几次”的想法是酿成更多灾祸的一味配方。

https://pic4.zhimg.com/v2-579f31c906326edd753df29eba4d5b9b_b.jpg

5.开放式谬误

许多理想都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经济事实:资源是稀缺的,而且有多种用途。

谁会反对安全、健康、保护环境呢?但是人们对这些的追求是无限的,政策的推动者也会促使人们进行无限制的追求。

大多人会乐意政府投资亿万美元用于癌症研究,但是同样的钱也可以用于许多其他疾病的研究。在倡导预防犯罪、更好的健康、更清洁的空气和水等理念时,人们确实遗漏了权衡取舍的概念,在政治正确下,我们的要求变得没有节制。

开放式没有上限的要求增加了财政预算,为权力扩张提供了便利,也助长了庞大的政府官僚机构。

法官在执行反垄断法时也经常陷入“开放式谬误”,即担忧某个企业正处于垄断“初期”。美国最高法院对布朗鞋业公司并购案的判决就是一个里程碑事件。法院禁止布朗鞋业收购肯尼连锁鞋店,因为后者占美国 1% 的鞋类市场,如果被收购,布朗鞋业有可能逐渐形成行业垄断,所以必须将这种垄断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假设无限制的推断理论是正确的,那按照这种推理逻辑,如果黎明开始温度上升了 10 度,就意味着月底之前我们都会被高温烤成脆脆酥。

总结:经济学的正确思考

许多信条其实经不起推敲,但是如果没有人真正去审视它们,它们就会一直延续下去,尤其是当精明的倡导者通过利用人们的情感诉求来规避理性检验的时候。

一些普遍的谬误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它们在几个世纪前就已经被驳斥过,但是到了今天却能新瓶装旧酒,重新粉饰以新的形式适应当下的时代潮流。

基于这些谬误制定的经济政策常常会危害世界各国千百万人民的福祉,甚至一再造成毁灭性的后果。洞察这些谬误远不止磨砺心智这么简单,更清晰的去理解经济学,还可以为提升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平,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机会。


这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