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可以试试心理咨询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对于“心理咨询”,现在我觉得是被污名化了,人们也有些误解
过去总觉得是心理有问题了才搞些“心理咨询”什么的,就像是只有生病了才去找医生👨⚕️
基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我更加认为“心理学”、“心理咨询”等等皆为舶来品(⚠️未考证)。或许是历史原因,中国自古以来对于“身心”健康更加重视的“身”,而对于自我“心”方面的关心较少;甚至认为“攻心为上”的捷径为“身”。所以,我大胆揣测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较少。
对于《蛤蟆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也会结合自身的心理咨询经历,其中也有些产生共鸣的地方。譬如书中有提到“老师用讲解模式,咨询师用倾听模式”,我在校咨询的时候早期还真的不习惯“倾听模式”,毕竟从小到大接触的都是灌输式的“讲解模式”,随着咨询次数的增加,后续慢慢的很享受这种交流方式。
之前和某同学聊天的时候得知,该同学在校期间心情不好或有啥想不通的时候就会预约学校的心理咨询
在此我不得不说华师的心理咨询很是认真、负责且专业了。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蛤蟆去看心理医生》是以蛤蟆陷入抑郁为背景,以此进行心理咨询。(在此我还是想说并不是抑郁或心理疾病了才想着找心理咨询,尤其是在学校的时候。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成本确实较高)
书中反复提到蛤蟆现在的状态更多是和儿童时期的经历有关(有时候我不得不想以后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
诚然过去已无法改变,我们现在、当下能做的是改变对过去的看法以此修身养性、强大自己,将自我从过去中解放出来。
我认为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除非他们用蛮力胁迫你。说到底,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我们‘选择’了愤怒,我们‘选择’了悲伤。”
这和“箱子模型”不谋而合了。外界的刺激 => 我 => 反应,“我”便是那个箱子。
书中通过“我是怎么看自己的”以及 “我是怎么看别人的”得到二维矩阵,即
我认为:
-
我好,你好
正所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
我好,你不好
“挑剔型家长”
-
我不好,你好
-
我不好,你不好
这些理念只是用来理解行为的方法,尤其是理解我们自己的行为。
记得在校咨询时,最后有个经验是在理性时(即“成人状态”)针对过去苦恼或自己讨厌的事情多想想解决方案,以备不时之需,虽然存在一定的“转化”(即未必能100%执行),但比过去进步了、心态好了就是进步呐。我想这也是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吧